出版时间:1998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作者:还珠楼主页数:5321书名:蜀山剑侠传
我最初读还珠楼主的小说,已在四五十年以前,读过之后,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因为工作的缘故,需要较多接触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在阅读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把这些名著与记忆中的还珠楼主的创作相比。相比的结果,虽不想作出谁高谁低的结论,但总觉得还珠楼主是有鲜明特色的文学巨匠,他在自己选定的特殊领域_中所取得的创作成就是罕有其匹的。正因为如此,他的小说在海内外的华语文化区广泛流传,司以说是世界华人华裔所共有的艺术财富。 早在多年以前,我就知道还珠楼主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等身。想当年他为稻粱之谋,往往同时创作几部小说,而每一部小说又都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使许多读者拿起来就放不下,读完了还想读。这都使人在惊奇之余不禁要问:他何以有这么大的创作能力?他的著作究竟有什么艺术奥秘?提供了什么样的思维经验?
《蜀山剑侠传》以峨嵋派为主要正义的帮派,讲述了峨嵋弟子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为主要的记述对象,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们年纪都很轻,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获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异宝,本领也越来越高强,其中又以李英琼(就是三英中的一个)为最主要的小辈人物,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总之她终于成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连书中那些前辈高人都对她的奇遇赞叹不已。这些小辈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斗剑为线索,在书中一直交代不久就会开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斗剑,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试,所有的恩怨都在这时完结,在交代故事的间隙中,李寿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点斗剑的结果。这让读者的心一直记挂着这场大战。 全书的另一条线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寿民认为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的经历天灾大劫,因此书中的很多的前辈高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劫做准备,而峨嵋派就是不断的帮助其他非本派的正义的散仙们,防止他们在三劫中出事。书中塑造的一些前辈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由于是五百万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开描写,这样使得作品有些凌乱,往往两个联系的故事要过很长的篇幅才联系起来,中间作者开始不急不慢的讲述前面一个新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来历背景,而这个介绍,他又往往从他出生开始,所以性子急的读者有时真是很苦恼的。 可惜的是,这两条线索都没有完结,因为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全国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在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的承认和褒奖。
还珠楼主,本名李善基(1902~1961年),后改以李寿民行世,1949年后又改名李红,四川长寿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即随父游历各地,走遍大江南北。曾在傅作义幕中任中文秘书,复任天津电话局长段茂谰之秘书,业余在银行家孙仲山公馆兼做家庭教师。 其作品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主要作品为1932年于天津《天风报》发表长篇连载《蜀山剑侠传》,声誉鹊起。临终前口授完成长篇小说《杜甫》,二日后逝世。 在民国武侠小说北派四大家中,最早使读者着迷,又最受评论界斥责,被称为“荒诞至极”的便是还珠楼主。
第一卷第一回月夜棹孤舟巫峡啼猿登栈道天涯逢知已移家结伴隐名山第二回舞长剑师徒逞身手上峨眉烟雨锁空漾第三回云中鹤深山话前因多臂熊截江逢侠士第四回见首神龙醉道人挥金纵饮离巢孤雏赵燕儿别母从师第五回鹤舞空山侠客惊蛇怪云迷蜀岭孝子拜仙师第六回名山借灵物仙侠夜话古洞斩妖蛇父女重逢第七回擒淫贼大闹施家巷逢狭路智敌八指僧第八回林中比剑云中鹤绝处逢生寺内谈心小火神西行求救第九回古庙逢凶众孝廉禅堂遭毒手石牢逃命憨公子夜雨越东墙第十回拯孤穷淑女垂青订良缘醉仙作伐第十一回潜心避祸小住碧箔庵一念真诚情感追云史第十二回白日宣淫多臂熊隔户听春声黑夜锄奸一侠女禅关歼巨盗第十三回周轻云学道辟邪村金罗汉搬兵五云步第十四回九华山白侠遇凶僧镇云洞红药逢仙侣第十五回齐漱溟访道入名山苟兰因深闺失爱女第十六回散家财合籍注长生承衣钵一门归正果第十七回闲寻幽壑巧遇肉芝独劈华岩惊逢巨蟒第十八回惊怪异深宵闻厉声策群力仙崖诛毒蟒第十九回独抱热肠芝仙乞命功服灵药侠女多情第二十回金蝉初会碧眼佛朱梅误中白骨箭第二一回金罗汉访友紫金泷许飞娘传书五云步第二二回晤薛蟒三上紫金泷访异人结嫌白鹿洞第二三回小孟尝结客挥金莽教师当场出丑第二四回望门投止赵心源门内接银镖渡水登萍陶孟仁江心观绝技第二五回赛仙朔三次戏法元小孟尝二番逢矮叟第二六回白露横江良朋谈往事青霓掣电侠女报亲仇第二七回逐洪涛投江遇救背师言为宝倾生第二八回得青霓余莹姑下山认朱砂秦素因感旧第二九回金鞭崖陶钧学剑碧筠庵朱梅赴约第三十回烛影忽摇红满殿阴风来鬼祖剑光同闪电昏林黑月会妖人第三一回力诛四寇周侠女送友碧筠庵夜探强敌醉道人飞身慈云寺第三二回弥天星雨两次破金蚕彻地金光一番诛丑怪第三三回秘箩误良朋三世重逢始结师生完夙孽第三四回小灵猴僧舍宣淫女昆仑密室被困第三五回密室困昆仑艳艳红霞飞剑惊芒寒故胆第三六回诛淫孽火焚色界天救丽姝大闹慈云寺第三七回访能人马夜叉独上玄阴宫窥秘戏柳燕娘动情天魔舞第三八回蓦接金牌四剑侠奉命回武当齐集广场众凶邪同心敌正教第三九回宝镜散子母阴魂诸剑仙斗法完小劫第四十回烟云尽扫同返辟邪村毒瘴全消大破慈云寺第四一回爱缠绵采药上名山惊摇落携女游城市第四二回客馆对孤灯不世仙缘白眉留尺简第四三回大雪空山割股疗亲行拙孝冲霄健羽碧崖丹涧拜真仙第四四回只影感苍茫寂寂寒山欣逢佳侣孺心伤离别漫漫前路喜得神雕第四五回李英琼万里走孤身赤城于中途逢异派第四六回步明月古寺斗僵尸玩梅花擒龙得宝剑第四七回斩巨人马熊报恩摘朱果猩猩殒命第四八回紫电飞芒诛木魃青山赏雨动归思第四九回别猩熊巧遇石明珠擒猛虎惊逢鬼道士第五十回鬼哄森林李英琼飞剑斩妖人春藏魔窟朱矮叟无心得异宝第五一回大发鸿慈为难女顽童作伐小完夙愿偕仙禽异兽同归第五二回并驾神雕逐鹿惊邪火饥餐朱果斗剑遇同门第五三回感深情抱病长征施妙法神囊缩地第五四回登桂屋灵药医奇病浴温泉涤垢去尘氛第五五回相逢狭路初会飞龙师预示仙机同谒红花姥第五六回遇髯仙奉命返峨眉结同门商量辟仙府第五七回抱不平余英男神针御寇寻仇隙魏枫娘飞剑伤人第五八回轻滇薄怒同摘梅花慧质仙根共寻碧涧第五九回辟洞天裘芷仙学道传飞柬李英琼出山第六十回湘江避祸穷途感知音岳麓凭临风尘识怪叟第二卷第六一回雪夜寻仇钱青选岳麓遭毒打残年买醉赵心源酒肆结新知第六二回抱不平同访戴家场负深恩阻婚凌氏女第六三回深宵煮酒同话葵花峪险道搜敌双探鱼神洞第六四回妖法肆凶淫郭云噗无心擒侠女深情逢薄怒戴湘英立志学神枪第六五回两番负气陈圩下书无限关情吕村涉险第六六回观社戏巨眼识真人窥幽林惊心闻噩耗第六七回失掌珠凌翁拼老命援弱女飞剑化长虹第六八回玉清师托借神火针追云叟初试桃花瘴第六九回一心向道软语劝檀郎拔地移山驱神通古洞第七十回断蛇移山穷神出世春卮盛馔一友延宾第七一回打擂试登萍有意藏奸无心出丑轻身行白刃淫人丧命荡女挥拳第七二回急怒失元神毒云蔽日妖人中计伤心成惨败飞剑惊芒和尚逃生第七三回小完杀劫群凶授首齐唱凯歌巨寇成擒第七四回忒痴情穿云寻古洞临绝险千里走青螺第七五回十年薪胆二蛮僧炼魔得真传两辈交期三剑客中途逢旧雨第七六回几番狭路苦孩儿解围文笔峰一片机心许飞娘传信五云步第七七回无意失霜镡雪浪峰前惊怪鸟有心求故剑紫玲谷里见仙姑第七八回萋斐相加冤遭毒打彩云飞去喜缔仙姻第七九回结同心缘证三生石急报仇情深比翼鹅第八十回推云拨雾同款嘉宾冷月寒星独歼恶道第八一回秦紫玲神游东海吴文琪喜救南姑第八二回情重故人玉罗刹泄机玄冰谷仇同敌忾女殃神先探青螺峪第八三回鬼风谷神雕救主玉影峰恶徒陷师第八四回一息尚存为有元珠留半体凶心弗改又将长臂树深仇第八五回紫郢化长虹师道人殒身白眉针晶球凝幻影怪叫花惊魔青螺峪第八六回断臂续身元凶推巨擘追云驰电妙法散神砂第八七回入古刹五剑客巧结蛮僧煮雪鸡众仙娃同尝异味第八八回银光照眼奇宝腾辉黑青遮天妖僧授首第八九回勇金蝉单身战八魔怪叫花赤手戏天王第九十回施诈术诓走锁心锤奋神威巧得霜角剑第九一回败群魔莽汉盗天书记前因天灵怜故剑第九二回生死故人情更堪早岁恩仇忍见鸳鸯同并命第九三回斩孽龙盗宝鼎湖峰失天?腐心白水观第九四回乘危放妖氛冰窟雪魂凝异彩锐身急友难灵药异宝返仙魂第九五回洒雪喷珠临流照影飞芒掣电古洞藏珍第九六回力辟仙源欣逢旧雨眷言伦好情切友声第九七回万里孤征余英男杀贼枣花崖一心溺爱金圣母传针姑婆岭第九八回霞煮云蒸伤心完宿劫郎情妾意刻骨说相思第九九回难遣春愁班荆联冶伴先知魔孽袒臂试玄针第一百回吮雪肤灵物示仙藏窥碧岑虎儿遭愚弄第一○一回天惊石破宝剑龙飞雾散烟消淫娃鼠遁第一○二回两界等微尘幻灭死生同泡影灵岳多异宝金精霞彩耀云衙第三卷第一○三回长笑落飞禽恶岭无端逢壮士第一○四回张老四三更探盗窟周云从千里走荒山第一○五回举步失深渊暮夜冥冥惊异啸挥金全孝子风尘莽莽感知音第一○六回雾涌烟围共看千年邪火香霏玉屑喜得万载空青第一○七回积虑深仇劫妖天蚕岭 伤心前路求友钓鳌矶第一○八回藏珍无份寒萼怨偏私敌忾同心金蝉急友难第一○九回彩毅撑空万顷金波飞恶蛊阴风入洞一团红肉走妖蚕第一一○回匝地妖氛脱身悲失剑弥天血雨极恶斗元区第一一一回穷搜岩涧手挥剑气晃银河直上苍穹足踏云流行紫昊第一一二回万蹄扬尘铁羽红裳驱兽阵孤身犯险灵药异宝返仙魂第一一三回美仙娃失机灵玉崖哑少年巧得玄龟剑第一一四回猛兽报恩神禽救主真人遗柬侠女寻珍第一一五回重返仙山灵泉初孕暖冰肌三探妖窟毒青齐飞裂地肺第一一六回含群力同收青索剑从众请初试火灵珠第一一七回斩妖尸得宝返仙山逢巨恶无心留隐患第一一八回绝?立天风朗月疏星白云入抱幽岩寻剑气攀萝附葛银雨流天第一一九回涤垢污失衣逢异士遭冤孽辟石孕灵胎第一二○回两仙童风穴盗冰蚕四剑侠蛮山惊丑怪第一二一回双探穹顶毒火煅文蛛同入岩窝飞光诛恶蛊第一二二回晶锅幻彩邪雾蒸辉彻地分身消魔首第一二三回恶计毁仙山巧语花言谋荡女对枰凌绝?玄机妙用警淫娃第一二四回迷本性纵情色界天识灵物言访肉芝马第一二五回困仙山群魔惊失利闯妖云二女建殊功第一二六回涉险贪功寒萼逢异叟分光捉影乙休激天灵第一二七回行地窍仙府陷双童拜山环幽宫投尺简第一二八回完使命得宝返峨眉斩妖旗冲烟入敌阵第一二九回掣电飞龙妖氛尽扫涤污掩秽仙境长新第一三○回临难得奇珍纳芥藏身微尘护体第一三一回舌底翻澜解纷凭片语孝思不匾将母急归心第一三二回灿烂金光雁山诛鲧怪霏飞玉雪微雨赏龙湫第一三三回运仙传发火震伏尸破狡谋分波擒异獭第一三四回敌众火雷风以抗天灾返照空明凡贪滇痴爱恶欲皆集灭道第一三五回龟策著灵初呈妙算第一三六回虎爪山单刀开密莽鸦林砦一剑定群雄第一三七回天惊石破万蹄踏尘第四卷第一三八回惊兽阵绝涧渡孤藤采山粮深林逢恶道第一三九回入穴仗灵猿火灭烟消奇宝现惊风起铁羽大鸣地叱雪山崩第一四○回灵山圣域巧拜仙师紫海穷边同寻贞水第一四一回心存故国浮海弃槎祸种明珠奸人窃位第一四二回极穷途三凤初涉险凌弱质二龙首伏辜第一四三回报大仇群凶授首恋红尘一女私心第一四四回莽莽红尘重复乐土茫茫碧海再踏洪波第一四五回重返珠宫一女无心居乐土言探弱水仙源怅望阻归程第一四六回虎啸龙翔冲波戏浪山崩海沸熔石流沙第一四七回光腾玉柱贝阙获奇珍彩焕金章神奴依女主第一四八回茫茫热海巧拯同枝烈烈狂飙生擒异兽第一四九回都火梵呗毒炼少林僧撒手烟云惊逢铁伞道第一五○回挥宝扇祥光驱邪眚服贞水脱骨换灵胎第一五一回本是双清翻成投怀燕剧怜同病难为比翼鹣第一五二回犯珠宫一妖授首游少室二女寻真第一五三回顶礼拜蛮僧晶球示兆逢魔女寻仇追野猓荒崖肆虐遇仙娥第一五四回珍重故人情碧海黄泉寻旧侣深衔前世恨洪炉宝鼎炼神沙第一五五回友谊更亲情玉雪仙童双人海淫娃换姹女迢遥甬道迭传言第一五六回久候寂无音初探紫云穿秘甬深攻同陷阵频摧玉柱斩灵鲛第一五七回四女困双童异宝护身欣脱险一心成两用前言在耳苦求全第一五八回炼法中魔深与拒违衷棋不定飞行经海上救援逢阻遇偏奇第一五九回秘阵困英云海中兀立玄龟殿片言消误会天外飞来女神婴第一六○回迎仙岛被羁忍耻勉完知己托紫云宫再入曲全聊寄解纷书第一六一回飞剑斩琼林火树银花惊魔女护身凭宝伞妖光邪雾困神婴第一六二回牟尼珠奏功一丸独破璇光尺传音针告急两矮初乘辟魔梭第一六三回渔利设机谋飞娘祝嘏邀同恶贪淫排陷阱金蝉定志战妖尼第一六四回一念固元关妖法千般终自毙双童捧仙敕神雷一震退群魔第一六五回教主返仙山梁孟同收微尘阵妖尼辞水府金石三入紫云宫第一六六回人语烟中三仙逢矮叟雀环飙转万里走神沙第一六七回呈奇计酒海涌碧波庆芳辰珠宫开血战第一六八回势迫危临一奴救主邪消正胜双凤亡身第一六九回仗异宝横扫紫云宫困磁光失机铜椰岛第一七○回三女负荆千鲸掀巨浪双童遇救矮叟戏痴仙第一七一回洗髓脱毛岂为贪功甘入险除根斩草都因疾恶苦追求第一七二回误逐暴宾嫌生山人祖重逢慈父喜煞孝女儿第一七三回复道行波奇观穷宙合藏珍在鼎秘偈示仙机第一七四回金镜神光同心求百宝蹄涔沧海无意失双鹣第五卷第一七五回图解勤参寸心通妙谛飞云可捉咫尺误仙缘第一七六回阻险窜荒山落日穷途仙乡何处第一七七回疾老成僬人初窃位拯生灵侠女再除妖第一七八回云腾鹤举飞剑斩毒虺电掣雷轰神光歼巨憝第一七九回灵根不昧再世修真狭路逢仇初番涉险第一八○回偷秘籍密炼花煞罡聚阴魂暗设玄牝阵第一八一回一篑亏功桥陵失宝浃旬有难古墓羁身第一八二回探地穴侏儒建奇勋斗妖尸仙童消隐患第一八三回功成一击金菩提暗藏白眉针计斩双凶太虚鉴巧制九疑鼎第一八四回照影视晶盘滟滟神光散花雨先声惊鬼物琅琅梵唱彻山林第一八五回月夜挟飞仙万里惊波明远镜山雷攻异魅千峰回雪荡妖氛第一八六回大地焕珠光念悔贪愚始悉玄门真妙谛第一八七回巨掌雀环神光寒敌胆皓戈禹令慧眼识仙藏第一八八回毒雾网中看岩壑幽深逢丑怪第一八九回念切蒸尝还乡求嗣子舌如簧鼓匿怨蓄阴谋第一九○回射影?毒沙平地波澜飞劳燕第一九一回雪虐风饕凄绝思母泪人亡物在愁煞断肠人第一九二回悔过输诚灵前遭惨害寒冰冻髓孽满伏冥诛第一九三回隔室庆重圆悲喜各殊遗憾在深宵逢狭路仇冤难解忒心惊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
第一回月夜棹孤舟巫峡啼猿登栈道天涯逢知已移家结伴隐名山 话说四川峨眉山,乃是蜀中有名的一个胜地。昔人谓西蜀山水多奇,而峨眉尤胜,这句话实在不假。西蜀神权最胜,山上的庙宇寺观不下数百,每年朝山的善男信女,不远千里而来,加以山高水秀,层峦叠蟑,气象万千,那专为游山玩景的人,也着实不少。后山的风景尤为幽奇。自来深山大泽,多生龙蛇,深林幽谷,大都是那虎豹豺狼栖身之所。游后山的人,往往一去不返,一般人妄加揣测,有的说是被虎狼妖魔吃了去的,有的说被仙佛超度了去的,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人到底是血肉之躯,意志薄弱的占十分之八九,因为前车之鉴,游后山的人,也就渐渐裹足不前,倒便宜了那些在后山养静的高人奇士们,省去了许多尘扰,独享那灵山胜境的清福。这且不言。 四川自经明末张献忠之乱,十室九空,往往数百里路无有人烟,把这一个天府之国闹得阴风惨惨,如同鬼市一般。满清入关后,疆吏奏请将近川各省如两湖、江西、陕西的人民移入四川,也加上四川地大物丰,样样需要之物皆有,移去的人民,大有此间乐不思故土之概。这样的宾至如归,渐渐的也就恢复了人烟稠密的景象。 记得在康熙即位的第二年,从巫峡溯江而上的有一只小舟。除操舟的船夫外,舟中只有父女二人,一肩行李,甚是单寒;另外有一个行囊甚是沉重,好像里面装的是铁器。那老头子年才半百,须发已是全白,抬头看人,眼光四射,满脸皱纹,一望而知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老人。那女子年才十二三岁,出落得非常美丽,依在老头子身旁,低声下气地指点烟岚,问长问短,显露出一片天真与孺慕。这时候已经暮烟四起,瞑色苍茫,从那山角边挂出了一盘明月,清光四射,鉴人眉发。那老头儿忽然高声说道:“那堪故国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时才能返吾家故物啊!”言下凄然,老泪盈颊。那女子说道:“爹爹又伤感了,天下事各有前定,徒自悲伤也是无益,还请爹爹保重身体要紧。”正说时,那船家过来说道:“老爷子,天已不早,前面就是有名的乌鸦嘴,那里有村镇,我们靠岸歇息,上岸去买些酒饭吧。”老头说道:“好吧,你只管前去。我今日有些困倦,不上岸了。”船家说完时,已经到了目的地,便各自上岸去了。 这时月明如昼。他父女二人,自己将带来的酒菜,摆在船头对酌。正在无聊的时候,忽见远远树林中,走出一个白衣人来,月光之下,看得分外清楚,越走越近。那人一路走着,一路唱着歌,声调清越,可裂金石,渐渐离靠船处不远。老头一时兴起,便喊道:“良夜明月,风景不可辜负。我这船上有酒有菜,那位老兄,何不下来同饮几杯?”白衣人正唱得高兴,忽听有人唤他,心想:“此地多是川湘人的居处,轻易见不着北方人。这人说话,满嘴京城口吻,想必是我同乡。他既约我,说不得倒要扰他几杯。”一边想着一边走,不觉到了船上。二人会面,定睛一看,忽然抱头大哭起来。老头说:“京城一别,谁想在此重逢!人物依旧,山河全非,怎不令人肠断呢!”白衣人说道:“扬州之役,听说大哥已化为异物,谁想在异乡相逢。从此我天涯沦落,添一知己,也可谓吾道不孤了。这位姑娘,想就是令媛吧?”老头道:“我一见贤弟,惊喜交集,也忘了教小女英琼拜见。”随叫道:“英琼过来,与你周叔叔见礼。”那女子听了她父亲的话,过来纳头便拜。白衣人还了一个半礼,对老头说道:“我看贤侄女满面英姿,将门之女,大哥的绝艺一定有传人了。”老头道:“贤弟有所不知。愚兄因为略知武艺,所以闹得家败人亡。况且她一出世,她娘便随我死于乱军之中,十年来奔走逃亡,毫无安身之处。她老麻烦我,叫我教她武艺。我抱定庸人多厚福的主意,又加以这孩子两眼怒气太重,学会了武艺,将来必定多事。我的武艺也只中常,天下异人甚多,所学不精,反倒招出杀身之祸。愚兄只此一女,实在放心不下,所以一点也未传授于她。但愿将来招赘一个读书种子,送我归西,于愿足矣。”白衣人道:“话虽如此说,我看贤侄女相貌,决不能以丫角终老,将来再看吧。”那女子听了白衣人之言,不禁秀眉轩起,喜形于色;又望了望她年迈的父亲,不禁又露出了几分幽怨。 白衣人又问道:“大哥此番入川,有何目的呢?”老头道:“国破家亡,气运如此,我还有什么目的呢,无非是来这远方避祸而已。”白衣人闻言,喜道:“我来到四川,已是三年了。我在峨眉后山,寻得了一个石洞,十分幽静,风景奇秀,我昨天才从山中赶回。此外我教了几个蒙童,我回来收拾收拾,预备前往后山石洞中隐居,今幸遇见了大哥。只是那里十分幽僻,人迹不到,猛兽甚多。你如不怕贤侄女害怕,我们三人一同前往隐居,以待时机。尊意如何?”老头听说有这样好所在,非常高兴,便道:“如此甚好。但不知此地离那山多远?”自衣人道:“由旱路去,也不过八九十里。你何不将船家开发,到我家中住上两天,同我从旱路走去?”老头道:“如此贤弟先行,愚兄今晚且住舟中,明日开发船家,再行造府便了。但不知贤弟现居何处?你我俱是避地之人,可曾改易名姓?”白衣人道:“我虽易名,却未易姓。明日你到前村找我,只须打听教蒙馆的周淳,他们都知道的。天已不早,明天我尚有一个约会,也不来接你,好在离此不远,我在舍候驾便了。”说罢,便与二人分手自去。 那女子见白衣人走后,便问道:“这位周叔父,可是爹爹常说与爹爹齐名、人称齐鲁三英的周琅周叔父吗?”老头道:“谁说不是他?想当年我李宁与你二位叔父杨达、周琅,在齐鲁燕豫一带威名赫赫。你杨叔父自明亡以后,因为心存故国,被仇人陷害。如今只剩下我与你周叔父二人,尚不知能保首领不能。此去峨眉山,且喜得有良伴,少我许多心事。我儿早点安歇,明早上岸吧。”说到此间,只见两个船家喝得酒醉醺醺,走了回来。李宁便对船家说道:“我记得此地有我一个亲戚,我打算前去住上几个月,明早我便要上岸。你们一路辛苦,船钱照数开发与你,另外赏你们四两银子酒钱。你们早早安歇吧。”船家听闻此言,急忙称谢,各自安歇。不提。 到了第二天早上,英琼父女起身,自己背了行囊包裹,辞别船家,径往前村走去。行约半里,只见路旁闪出一个小童,年约十一二岁,生得面如冠玉,头上梳了两个双丫角。那时不过七八月天气,蜀中天气本热,他身上只穿了一身青布短衫裤。见二人走近,便迎上前来说道:“来的二位,可是寻找我老师周淳的么?”李宁答道:“我们正是来访周先生的。你是如何知道?”那小童听了此言,慌忙纳头便拜,口称:“师伯有所不知。昨夜我老师回来,高兴得一夜未睡,说是在乌鸦嘴遇见师伯与师姐。今晨清早起来,因昨天与人有约会,不能前来迎接,命我在此与师伯引路。前面就是老师他老人家蒙馆。老师赴约去了,不久便回,请师伯先进去坐一会,吃点早点吧。”李宁见这小童仪表非凡,口齿伶俐,十分喜爱。一路言谈,不觉已来到周淳家中,虽然是竹篱茅舍,倒也收拾得干净雅洁。小童又到里面搬了三副碗著,切了一大盘腊肉和一碟血豆腐,一壶酒,请他父女上座,自己在下横头侧身相陪。说道:“师伯,请用一点早酒吧。”李宁要问他话时,他又到后面去端出三碗醋汤面,一盘子泡菜来。李宁见他小小年纪,招待人却非常殷勤,愈加喜欢。一面用些酒菜,便问他道:“小世兄,你叫什么名字?几时随你师父读书的?”小童道:“我叫赵燕儿。我父本是明朝翰林学士,死于李闯之手。我母同舅父逃到此处,不想舅父又复死去。我家十分贫苦,没奈何,只得与人家牧牛,我母与大户人家做些活计,将就度日。三年前周先生来到这里,因为可怜我是宦家之后,叫我拜他老人家为师,时常周济我母子,每日教我读书和习武。周老师膝下无儿,只一女名叫轻云。去年村外来了一位老道姑,也要收我做徒弟,我因为有老母在堂,不肯远离。那道姑忽然看见了师妹,便来会我老师,谈了半日,便将师妹带去,说是到什么黄山学道去。我万分不舍,几次要老师去将师妹寻回来,老师总说时候还早;我想自己去,老师又不肯对我说到黄山的路。我想我要是长大一点,我一定要去将师妹寻回来的。我那师妹,长得和这位师姊一样,不过她眉毛上没有师姊这两粒红痣罢了。”李宁听了这一番话,只是微笑,又问他会什么武艺。燕儿道:“我天资不佳,只会一套六合剑,会打镖接镖。听老师说,师伯本事很大,过些日子,还要请师伯教我呀!” 正说之时,周淳已从外面走进来。燕儿连忙垂手侍立。英琼便过来拜见世叔。李宁道:“恭喜贤弟,你收得这样的好徒弟。”周淳道:“此子天分倒也聪明,禀赋也是不差,就是张口爱说,见了人兀自不停。这半天的工夫,他的履历想已不用我来介绍了。”李宁道:“他已经对我说过他的身世。只是贤弟已快要五十的人,你如何轻易把侄女送人抚育,是何道理?”周淳说:“我说燕儿饶舌不是?你侄女这一去,正是她的造化呀。去年燕儿领了一个老道姑来见我,谈了谈,才知道就是黄山的餐霞大师,有名的剑仙。她看见你侄女轻云,说是生有仙骨,同我商量,要把轻云带去,做她的末代弟子。本想连燕儿一齐带去,因为他有老母需人伏侍,只把轻云先带了去。如此良机,正是求之不得,你说我焉有不肯之理?”李宁听了此言,不禁点头。英琼正因为她父亲不教她武艺,小心眼许多不痛快,一听周淳之言,不禁眉轩色举,心头暗自盘算。周淳也已觉得,便向她说道:“贤侄女你大概是见猎心喜吧?若论你世妹天资,也自不凡,无庸我客气。若论骨格品貌,哪及贤侄女一半。餐霞大师见了你,必然垂青。你不要心急,早晚自有机缘到来寻你,那时也就由不得你父亲了。”李宁道:“贤弟又拿你侄女取笑了。闲话少提,我们峨眉山之行几时动身?燕儿可要前去?”周淳道:“我这里还有许多零碎事要办,大约至多有十日光景,我们便可起程。燕儿有老母在堂,只好暂时阻他求学之愿了。”燕儿听了他师父不要他同去,便气得哭了起来,周淳道:“你不必如此。无论仙佛英雄,没有不忠不孝的。我此去又非永别,好在相去不过数十里路,我每月准来一回,教授你的文武艺业,不过不能像从前朝夕共处而已。”燕儿听了,思量也是无法,只得忍泪。李宁道:“你蒙馆中的学童,难道就是燕儿一个么?”周淳道:“我前日自峨眉山回来,便有入山之想。因为此间宾主相处甚善,是我在归途中救了一个寒士,此人名唤马湘,品学均佳,我替他在前面文昌阁寻了寓所,把所有的学生都让给他去教。谁想晚上便遇见了你。”李宁道:“原来如此,怪道除燕儿外,不见一个学生呢。”周淳道:“燕儿也是要介绍去的,因为你来家中,没有长须奴,只好有事弟子服其劳了。”言谈片时,不觉日已沉西,大家用过晚饭。燕儿又与他父女铺好床被,便自走去。 只有英琼,听了白日许多言语,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已三鼓左右,只听见隔壁周淳与燕儿说话之声。一会,又听他师徒开了房门,走到院中。英琼轻轻起身,在窗隙中往外一看,只见他师徒二人,手中各拿了一把长剑,在院中对舞。燕儿的剑虽是短一点,也有三尺来长。只见二人初舞时,还看得出一些人影。以后兔起鹘落,越舞越急,只见两道寒光,一团瑞雪,在院中滚来滚去。忽听周淳道:“燕儿,你看仔细了。”话言未毕,只见月光底下,人影一分,一团白影,随带一道寒光,如星驰电掣般,飞向庭前一株参天桂树。又听咔嚓一声,将那桂树向南的一枝大枝桠削将下来。树身突受这断柯的震动,桂花纷纷散落如雨。定睛一看,庭前依旧是他师徒二人站在原处。在这万籁俱寂的当儿,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檐前铁马兀自丁东。把一个英琼看得目定神呆。只见周淳对燕儿说道:“适才最后一招,名叫穿云拿月,乃是六合剑中最拿手的一招。将来如遇见能手,尽可用它败中取胜。我一则怜你孝道,又见你聪明过人,故此将我生平绝技传授于你。再有二日,我便要同你师伯入山,你可早晚于无人处勤加温习。为师要安睡去了,明夜我再来指点给你。”言罢,周淳便回房安歇不提。燕儿等周淳去后,也自睡去。 如是二日,英琼夜夜俱起来偷看。几次三番,对她父亲说要学剑。李宁被她纠缠不过,又经周淳劝解,心中也有点活动,便对她道:“剑为兵家之祖,极不易学。第一要习之有恒;第二要练气凝神,心如止水。有了这两样,还要有名人传授。你从小娇生惯养,体力从未打熬,实在是难以下手。你既坚持要学,等到到了山中,每日清晨,先学养气的功夫,同内功应做的手续。二三年后,才能传你剑法。你这粗暴脾气,到时不要又来麻烦于我。”英琼听了,因为见燕儿比她年幼,已经学得很好,她父亲之言,好像是故意难她一般,未免心中有点不服。正要开口,只见周淳道:“你父所说,甚是有理,要学上乘剑法,非照他所说练气归一不可。你想必因连夜偷看我传燕儿的剑,故你觉得容易,你就不知燕儿学剑时苦楚。我因见你偷看时那一番诚心,背地劝过你父多少次,才得应允。你父亲剑法比我强得多,他所说的话丝毫不假,贤侄女不要错会了意。”李宁道:“琼儿你不要以为你聪明,这学剑实非易事,非凝神养气不可。等到成功之后,十丈内外,尘沙落地,都能听出是什么声音来。即如你每每偷看,你世叔何以会知道?就是如此。这点眼前的事物如果都不知,那还讲什么剑法?幸而是你偷看,如果另一个人要爬在窗前行刺,岂不在舞剑的时候,就遭了他人的暗算?”英琼听了他二人之言,虽然服输,还是放心不下。又偷偷去问燕儿,果然他学剑之先,受了若干的折磨,下了许多苦功,方自心服口服。
《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惊天巨著,洋洋500万言,给后来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中国后现代神怪,仙侠等类型的小说,游戏(如仙剑奇侠传等)以及诸多作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亚洲周刊》评出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位列55,尤在古龙的《楚留香传奇》(84)及梁羽生《白发魔女传》(87)之上! 《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最有名的代表作,也是篇幅最长的一部,达五百万言,绝对可称为鸿篇巨著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神魔和武侠完美的结合起来,在中国的文学发展中,真正的武侠小说是从唐代的传奇小说开始的,产生了著名的虬髯客,聂隐娘、昆仑奴等侠客,后来经过宋元两代的过渡,到明代出现了著名的《水浒传》,将侠文化推向一个高峰,清代的武侠出现了新的发展,渐渐分离出奇幻和技击两派,前者以《七剑十三侠》等为代表,他发扬了唐代的武侠风格,主角是神秘的仙佛式的人物,他们的技巧也是各种法术和能够杀人千里之外的飞剑法宝。后者则有《七侠五义》,《永庆升平全传》等著作,在这里人物都是尘世间的侠客,他们的本领也只是客观的十八般武艺而已。晚清到民国的时候,出现了王度庐,他的作品一般归为海派,开始了武侠的改造,将历史结合进来,描写也更为细腻。而民国时期真正的武侠高潮的到来,则是因为还珠楼主和他的蜀山剑侠传。本作也是后世修真类小说的鼻祖。
武侠,还珠楼主,小说,玄幻,奇幻
蜀山剑侠传下载